济南范儿丨济南影像馆:影像方寸间,见证大时代
济南国际传播中心2023-12-25 13:01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脉绵长。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济南文化,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的济南,充满精气神,为更好展现城市文明底色与人文底蕴。为全面、立体、生动展示济南泉之美、城之美、人之美和深厚文化积淀,“济南市软实力展示平台”已于2023年2月9日上线。该平台最新制作的“解码软实力•济南范儿”系列双语微纪录片第十八期正式上线,并同步在全网发布,让“魅力泉城”踏上新征程,让济南声音越来越洪亮,助力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影像是记录一个人、一座城、一个时代成长脉络的证明,影像存储着一座城市的公共记忆,连接着我们与历史的日常。透过影调泛黄的老照片,看彼时的风景,看彼时的生活,去重温一座城市沉重的过去和闪耀的荣光,在回望中生发一种新的力量。
近日,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济南影像博物馆正式获批备案,这不仅为济南增添了一座国有博物馆,也成为全国首家获批登记的影像类专业博物馆。拥有着丰富的报纸资源及济南历史影像资源,并被列入“十四五”文化济南建设重点项目。
济南影像博物馆位于槐荫区济南报业大厦A座13层,走进影像馆,就像走进了一片影像的海洋,徜徉其中,能深深感受到济南这座城市在百年岁月里发生的巨变。一幅幅珍贵鲜活的历史影像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济南的昨天是什么模样,有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怎样的传承,从一代又一代人那里延绵至今,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李晓阳是济南日报影像资料工作室编辑,也是济南影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负责照片的数字化、照片修复、馆内讲解以及活动策展等工作。她向记者介绍,济南影像博物馆依托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设立了“济南历史影像陈列展”,作为馆内的常设展,以济南日报社70余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的济南历史影像资料为基础,并通过社会征集、作者捐赠及购藏等方式不断完善济南历史影像收藏体系;同时开展老照片数字化、照片修复、持久性保存及数字化管理等保护性工作,以保护好、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源。
陈长礼是济南日报影像资料工作室主编,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摄影记者,充满了对老照片的热爱和情怀,他向记者介绍道,自2019年4月启动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以来,共收藏自清末以来的济南元素照片超过300万张,创济南元素照片总数量、新中国成立前济南元素老照片存量、济南元素老照片时间跨度三个“全国第一”,是国内最大的济南影像收藏集合。
在一幅名为《胜利的号角》的老照片旁边,陈长礼对记者说起了他和老照片“打交道”的这些年来一个难忘的故事,“这幅照片摄于1948年9月25日清晨,济南解放的第二天,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登上城墙,吹响了嘹亮的军号。”陈长礼动容地说,“这幅照片在2019年‘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中展出的时候,参加过济南战役的老战士李广月老人转了三路公交车专程到现场参观,当看到这幅照片的时候,年近九旬的他老泪纵横。”
这段经历让陈长礼铭记在心,“保护好,收藏好这些老照片,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在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中产生新的精神价值,发挥它们的历史作用,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影像方寸间,见证大时代。走进济南影像馆,就打开了一部百年济南相册,从1903年济南鸟瞰中的古城遗韵到改革开放后现代济南的蝶变新姿,再到“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我们从一幅幅鲜活生动的老照片里,看到这座城市100多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我们对济南城市发展史的一次见证,同时也被赋予保护它的使命担当。
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家影像博物馆,未来,济南影像博物馆将以获批备案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管理,突出特色,以打造“专、精、特”博物馆为亮点,以策展活动为引领,让馆藏影像资料“活起来”,让人民群众体验老照片的魅力,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